爱德:宗教公益特区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2年2月,国家宗教事务局等中央六部委联合印发6号文件之后,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中央意见的出台,意味着爱德27年来的探索,终于得到了肯定。”

爱德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发起人丁光训主教,时任中国基督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在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爱德是全国唯一一家具有宗教背景的慈善基金会。

毋庸讳言,中国的政治、宗教、社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而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这种关系有了许多变化。爱德基金会的历史,正是从狭小的缝隙中起步,并伴随社会空间的扩大而逐步壮大,堪称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在社会领域的一个注脚。按照丘仲辉的话说:“爱德实际是一个公益特区。”

由“外教项目”起步

1985年爱德基金会成立,与宗教活动逐渐恢复正常步伐一致。当年4月,基金会成立之初,就与联合圣经公会签订协议,成立了爱德印刷厂。时至今日,它已是全球最大的《圣经》印刷机构,至2010年印制了中文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圣经》逾8000万册。

国门刚刚打开的1980年代,对外交流中的一大困境,就是中国英语人才稀缺。1991年加入爱德的庄爱玲记得,直至1990年代末,爱德员工基本以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为主,其中不少人甚至是英语教师。而在当时各大高校中,拥有外籍教师的可谓凤毛麟角。爱德的优势,在于丁光训等早期领导者,他们以主教身份很快与海外各大教派恢复了交流,并与具有宗教背景的各国际NGO组织进行对接。于是,爱德从一开始就将对外交流作为最重要的使命。

由此,“外教项目”成为爱德的第一个公益项目。1985年8月,爱德引进的第一批外籍教师飞赴中国各高校任教。这个“外教项目”,延续至今已近30年。目前负责该项目的刘茹红记得,早期外教大部分都被派往东部各重点院校,而此后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爱德将外教更多派往欠发达地区。比如身处东部相对不发达地区的盐城师范学院,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完全依赖于爱德为其招募外籍教师。直到2006年,盐城师范学院具有独立聘请外教的能力之后,爱德才退出。行至今日,爱德已为中国教育界输入外教逾千人次。

爱德的海外资源,早期以各教会及具有宗教背景的NGO(faith based organization以下称FBO)为主,所以,招募至中国的外教是否会传教,就成了一个必须面对并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爱德在和外教签订的工作合同中,单辟一栏写明,外教可以公开表明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不得传教,并且要了解和遵守中国的法律。外教必须在此栏中签字。

那么,如何定义传教行为?

对于《中国新闻周刊》的这个问题,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表示,丁光训主教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谈及中国文化,一定会涉及‘四书五经’。同样,《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泉,所以会自然而然提到《圣经》,这和传教是可以区别的。”而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涉及圣诞节、复活节等内容,则不必回避;客观介绍基督教的文化、历史,均不被视作传教。

爱德招募的外教,一般会由其海外合作机构代为聘用。名为“外教”,实际上通常是自愿者性质。海外合作机构只负担外教最基本的生活开支,以及合同期首尾时间的来回机票。年轻的外教到中国来工作,年收入往往尚不及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打工一周的工资,也不如当地的中方教师。如果没有宗教信仰,的确难以坚持下来。

对于这些外教,爱德还有一些非常细致、甚至是严苛的規定。比如,学生如对基督教发生兴趣,求助于外教,外教可以告诉对方教堂的位置;外教和学生可以在当地教堂见面,但不能相携同去。假如外教和中国人谈恋爱,爱德规定,决不允许婚前同居,或草率处理男女关系。其一,是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二,也是尊重基督教教义。

规范与开拓

在许多公益服务领域,爱德都是垦荒者。如1980年代,爱德就开始的助残、防盲、聋哑人康复、自闭症儿童等项目,实际引进了当时全球最先进的医疗方法和医疗器械,间接提高了中国的医疗水平。1989年开始的乡村医生培训,至今已在中国农村地区培养了2.2万名乡村医生。这要归功于爱德的教会背景和民间NGO的身份,使其能够方便引进国外FBO的资金和技术。

爱德开展的社会服务,一般都会从公众的需求开始。大致的顺序,都是弱势群体,或者当地政府、学校、医院等机构,因某种特定需求找上门来,爱德派出项目官员到当地考察后,形成一个具体的项目规划。之后,爱德再将该规划发给可能会资助的国际NGO,争取资金、技术和人力的支持。一些耗资巨大的项目,国际NGO往往也会派其技术人员和专家到当地进行考察。各方确定了公益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再开始具体的合作。爱德签订的项目,往往是四方联署,包括当地受益方,作为项目执行的爱德基金会,外部审计事务所和提供资金的国际NGO。项目执行中,爱德会有各种类型的评估。而项目结束后,如何使当地已经形成的团队、硬件设施及场地进行转型,也需要科学的设计。

上述种种环节,实际上都具有高度的专业要求。也因为数方参与,尤其是和国际NGO的合作,使得爱德在项目的规范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爱德是最早引进外部审计的中国NGO,也是最早开展年报、年审的机构,从1985年即开始实施,与国际规范接轨。同时,出于国外捐赠机构的不同要求,基金会还不时进行独立的项目审计,或者以特定机构当年捐助的所有项目为单位进行审计;甚至有的机构要求一个项目每年进行两次审计。此外,爱德基金会是中国最早将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年报、网络、会议等形式公布于众的机构。

回顾27年历史,丘仲辉认为,爱德最大的经验,在于推进社会发展的理念,因此强调“参与式管理”。丘本人曾经历的一个项目,是1990年代初期,爱德为某农村建设了一个电灌站。一年之后,电站的水表坏了,当地人拆下来拿到爱德在当地的项目办公室,说你们的表坏了,给换一下。爱德的工作人员就很纳闷,明明是为你们建立的,怎么说是我们的?

于是,爱德因此思考,并向国际机构请教,逐渐引入并完善了“参与式管理”的方法。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爱德会与当地受惠人群以及地方政府官员一起讨论。而当受惠人群参与决策和整个项目的实施,那么,即使遇到了障碍,受惠人群也自然会有共渡难关的责任心。

“所以,过程比结果重要。项目只是一个平台,普通人都可以参与讨论,这就锻炼了社区精神。”丘仲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样也防止了受惠对象的依赖观念,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而当“参与式管理”推行下去,地方政府也受到教育。曾有扶贫方面的官员告诉丘仲辉,其扶贫项目逐渐引入“参与式管理”之后,效果相比之前政府单方面决定大增。

作为一个具有基督教背景的慈善基金会,爱德并未在项目的设计、或在受益人群中考虑对方的宗教信仰。艾滋病防控项目即是典型例子:早在1990年代初,爱德即受当地戒毒部门的邀请,赴云南开展HIV干预的项目。当时,人们对HIV和艾滋病有很深的误解,病人也被社会普遍歧视,这种误解在宗教界中同样存在。项目官员赵静文记得,爱德曾经组织一次五大宗教人士有关HIV知识的培训,遭到不少神职人员的反对。

赵静文所负责的一个项目,对于基督教教义来说是极大的突破——在男男性接触者中进行艾滋病预防控制,这一人群包括了男同性恋和双性恋。

2007年起,爱德与重庆的一家服务于男男同性恋的NGO取得联系,并寻求到了一家国际FBO——瑞典信义会的资助,从次年开始服务男男性接触人群,大致为健康教育、组织服务对象爬山、远足等社会活动。最有意思的是,爱德还特意为受助者提供男男性接触专用的安全套,上面还印着爱德基金会和瑞典信义会的标志。信义会虽然也以基督教为背景,却非常乐意对这一项目提供帮助。

根据基督教教义,同性恋违反了上帝创造世界的基本原则,因此是不可容忍的“罪行”。赵静文本人是基督徒,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无论是在各教会,还是在爱德基金会的基督徒员工中,该项目引起一定争议。“而我的回答是,在《圣经》中,耶稣不对行淫女人定罪的那个故事。按照教义,耶稣是为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罪人,并没有对别人定罪的权利。更何况,我看到了这些弱势群体的痛苦,更觉得有责任帮他们。”

爱德项目官员称,在接受海外资金方面,他们不会接受附带任何前提条件的资助。“实际上,具有宗教背景的国际NGO,对于项目的普惠性其实比我们还要敏感。他们也不愿让资金仅仅用于基督徒,而更愿意推进宗教间的对话。”赵静文说。

让社会了解教会,让教会服务于社会

基督教历来有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尤其在教育、医疗、养老、孤残救助等方面。这些公益活动自1840年开始在中国开展,中国的现代教育和现代医疗体系,甚至是汉语拼音系统,均拜传教士所赐。爱德基金会的项目,也大致在这些方面与传统对接。

不过,走进爱德基金会的办公室,如果不是刻意搜索,很难看到明显的基督教痕迹。《中国新闻周刊》并未在任何一堵墙上看到十字架高悬。“爱德是一个基金会,不是教会。”在爱德工作了十几年的庄爱玲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因此,爱德其实保持了相当“世俗”的一面,基督教只是一层淡淡的机构文化底色。其员工中,基督徒、共产党员和无神论者的人数大致相同。基金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秘书长办公会议一共5人,目前基督徒只占其中两席。员工在晋升、加薪和工作分配方面,也不会因其信仰不同而区别对待。

如果非基督徒前来应聘,爱德会先问明对方对基督教的基本了解和态度,也会在入职前进行一定的宗教知识培训。在办公室里,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之间相互尊重,不会谈进化论、同性恋等观点差异过大的话题。而员工集体外出就餐时,即使在座只有一位基督徒,非基督徒也会尊重对方习惯,一起祷告谢饭之后方才用餐。

无论是在机构内,还是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爱德都在努力扮演教会与社会沟通的角色,以消除社会对教会、教徒的误解。事实上,教会愈显神秘,社会则愈对教会有烛光斧影般的猜测和不信任。而社会与教会之间关系脆弱,也使教会禁锁大门、脱离社会,很多信徒甚至认为,教徒的洁净,要通过禁闭大门而维持。其结果是,教徒本身反而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群,甚至是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因而,爱德基金会的另一项使命,是让教会打开大门,帮助教徒走向社会。2009年,基金会下成立了江苏基督教爱心公益基金,其工作重点是培训省内各教会的牧师和热心公益的基督徒。2010年,爱心公益基金做了一个环保项目,联合江苏省内的基督教会,倡导环保,节制,低碳生活。此后,教会开始开设以环保为目的二手市场,并推广社区环保的理念。

“打开一扇窗,让教会和社会互相接触。”江苏基督教爱心公益基金负责人寇薇薇说。她希望,以此基金为核心,将公益服务的观念辐射到普通信众,至少让后者理解基督教有进行公益服务的传統和使命。

2009年,爱德成立了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开始针对各类教会、各类社会组织进行服务能力和机构管理的培训。这将是爱德的一次重大转型,即从“操作型NGO”,部分转为“支持型NGO”,以孵化、培育NGO为重点服务内容。

推荐访问:特区 公益 爱德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