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上的那抹背影

记忆里,小时候去岳麓山赏红叶时,书院大门口几个雄劲的大字撞入眼帘,眼睛就再移不开了,同别处扎堆的人群不一样,这里清静许多。钟声在山间徘徊,跑進耳里,可以将心间的浮躁一丝丝挤走。从那时起,我便对这座湖湘久负盛名的庭院生出了无限敬意。

再后来,随着书越读越多,对这里的认识也愈加深刻了,其文化底蕴令人惊叹。数百年前,朱子领着几个学子,穿着草鞋,不远千里,只为在这庭院里与张试进行学术上的研讨。那份执着,令人赞叹。而正是在这被清溪茂林环绕的庭院里展开的中国文化史上极为著名的“朱、张”会讲,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不知影响了多少旁听的学子。

我向来认为,朱子称得上古时老师的楷模,他是一生都在培育人才的老师和大学者。从他的笔墨间便能深切感受到——“唯学为能变化气质耳”。他将教育视作改变人素质的根本途径。

他不仅这样写,也这样去做了。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到古稀之年的垂暮老者,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这份事业。在那个时代,他怀着教育家的赤诚之心在讲堂上孤身守望着,听众更是达到“徒云集,坐不能容”的程度。

但风光无限的朱熹也经受着难以言喻的煎熬——王公大臣痛斥其“理学”实为“伪学”,后来,他连同他的学生竟被称为“逆党”。当他只能为受自己牵连而获罪的爱徒践行时,已近古稀之年的他脊背是否又弯曲了一些?我只知道这个教育界与学术界的泰斗没有因悲痛而倒下,而是不畏官府的抓捕继续讲学,直至耗尽自己作为老师的最后一点光热。

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他留给我们的依旧是孑然守望的背影。

坐在这庭院里,我常想,教学,说到底不过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文明层面上的层层替演罢了。而朱子带着满腔热情从他处走进这所庭院,历尽艰辛而无悔,我们太缺少这种执着,这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推荐访问:堂上 背影